深圳幼儿园学前教育发展(2019年总结+2020年计划)
发布时间: 2023年07月20日15:48:47
本文有1210个文字,预计浏览时间4分钟。
大家都很关注幼儿园建设,那么深圳的学前教育2019年都有哪些成果?2020年将要完成哪些重点工作?一起来了解下吧。
2019年深圳学前教育成果
保障民生,按时完成民生实事任务。
全市新增幼儿园学位2.1万多个。
完成2018-2019学年补贴津贴发放,其中包括向51.01万名在园儿童发放7.65亿元健康成长补贴,向3.74万名幼儿园保教人员发放从教津贴3.84亿元。
普惠性民办幼儿园在园儿童占比超过80%。
完善顶层政策设计,促进学前教育普惠优质发展。
按照国家的新要求,以调整优化办园结构、破解制约我市公办园发展的体制机制障碍为重点,完善顶层政策设计。
出台《关于进一步深化改革促进学前教育普惠优质发展的意见》,提出到2020年公办园在园儿童占比达到50%,公办园和普惠性民办园在园儿童占比达到80%的目标,明确以调整优化办园结构为改革发展的核心任务,以创新发展公办园、全面提升普惠性民办园为主要举措,推进学前教育深化改革优质发展。
出台系列配套文件,健全政策体系夯实发展基础。
为进一步落实学前教育发展任务,根据顶层政策要求,从学前教育机构设置标准、公办幼儿园管理、普惠园管理、小区配套幼儿园治理等方面出台系列配套文件。
要求各区根据全市总体要求,出台区级学前教育改革发展实施方案及相关保障政策。
丰富类型,扩充学前教育学位资源。
为丰富学前教育机构办学形式,满足学前儿童家长选择性需求,结合实际修订优化了《深圳市学前教育机构设置标准》,自2020年起,除继续鼓励举办6个班以上规模的幼儿园外,还允许在深举办规模较小、服务形式灵活多样的其他类型学前教育机构,扩充了学前教育资源,有利于提升学前教育受教育率。
多措并举,大力推进公办园建设。
深圳市公办园建设时间紧、任务重,是当前及近两年学前教育的重点任务。
2019年,通过分解建设任务,压实区政府主体责任,建立督导督查机制,多措并举保障任务落实。
经过努力,全市形成市政府主导、区政府统筹、各街道配合、围绕各社区布点的公办园建设工作机制,通过新建、补建、改扩建、租赁及民办园转型等方式,结合小区配套幼儿园治理工作,多途径筹集园舍资源,全力推进公办幼儿园建设。
预计有望按时完成到2020年公办园在园儿童占比达到50%的目标任务。
重视安全卫生,完善幼儿园安全与膳食管理。
完善幼儿园安全监控系统建设,保障在园师幼安全和正常教学秩序。
在全市范围启动幼儿园安全监控系统建设工作,努力实现幼儿园安全监控全覆盖、无死角。
制定幼儿园膳食管理办法及学前儿童膳食营养标准,规范幼儿园膳食管理,保障集体用餐安全卫生、营养健康,提高在园儿童健康水平。
坚持科学保教,整治幼儿园“小学化”问题。
根据教育部和省教育厅要求,开展幼儿园“小学化”专项治理工作,在全国率先开列“违背学龄前儿童发展规律的不当行为(负面清单)与纠正措施”,指导幼儿园开展“小学化”专项整治,推进幼儿园坚持科学保教。
积极参与,促进本地学前教育师资职前培养体系建设。
主动参与市属高职院校学前教育专业课程体系建设,深圳职业技术学院和深圳信息职业技术学院学前教育专业正式招生。
协助指导深圳大学学前教育专业提升,逐步扩大学前教育本科及以上层次学历培养规模,加强专业建设,提高专业发展水平,发挥专业引领作用。
本土学前教育师资职前培养基地基本形成。
2020年深圳学前教育发展
进一步扩大学前教育资源供给
落实区级政府主体责任,通过新建、改建、补建等方式,以小区配套幼儿园为主渠道,扩充学位资源。
鼓励社会力量举办小型多样化学前教育机构,满足适龄儿童多样化服务需求。
进一步优化学前教育办学结构
继续深挖公办园园舍资源,着力构建以普惠性资源为主体的办园体系,到2020年努力完成普惠性幼儿园占比达到80%、公办园占比达到50%的发展目标。
加大普惠性民办园奖励性补助力度,全面提升办学品质。
进一步加强教师队伍建设
联系市内外高校,试行学前教育师资定制培养模式,提升教师学历水平。
培育第二轮学前教育“苗圃工程”名师,发挥骨干引领作用。
进一步提升学前教育治理水平
建设覆盖全市的公办学前教育集团和学区联盟,构建市、区、学区三级学前教育业务管理体系,建立行政、教研、督导和培训“四位一体”的管理指导体制。
进一步提升学前教育质量内涵
研究出台学前教育办学标准和幼儿园课程建设的指导意见,开展幼儿园优质示范项目培育推广活动,研究打造学前教育先行示范项目。
延伸阅读:
温馨提示: 本文来源于"样样知",由"乔光豪"编辑,以上就是深圳幼儿园学前教育发展(2019年总结+2020年计划)所有内容,如有问题请自行判断,转发或引用请将http://www.yangyangzhi.com/m/xuexiao/9769.html做为出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