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仪阳街道中心小学|教师发展】名师引领促发展 聚焦课堂共成长——仪小骨干教师发展团队观名师课堂提升活动(二十六)
发布时间: 2024年05月10日16:34:54
本文有2474个文字,预计浏览时间7分钟。
水本无华,相荡乃生涟漪;石本无火,相击而发灵光。学习,是探索未知的最美姿态。研讨,则是智慧碰撞的最美瞬间。在新课程标准的指引下,为了深入推进课堂教学改革,汲取名师的教学智慧,促进我校骨干教师的专业成长,着力打造朴实、精致、高效课堂,各位骨干教师们顺利完成观课25期,第一轮已经告一段落,大家收获着、成长着,学校领导提供平台,助力骨干教师的专业成长,大家共同学习,大家克服困难重重充分利用琐碎时间完成学习,学习完全来自自身的内驱力,大家学习的精神相互感染着我们的每一个人,团队发展步履坚定、龍腾虎躍、磅礴前行!第二轮观课已经奏响序曲,为保证观课效率,特提醒大家:谁引领谁负责、谁唤醒,全程负责整个观课完成情况,我们确实要发挥引领员的职责,也希望大家要换位思考,引领过程中务必要勤调度,采用温馨提醒等方法激发教师们按时学习......



观名师课堂
本次名师课堂为大家推荐优质课评选一等奖《肥皂泡》公开课示范课
https://www.bilibili.com/video/BV1Ex421D7pB/spm_id_from=333.788.recommend_more_video.1,全体骨干教师利用碎片时间认真观看名师教学视频。认真聆听,仔细记录,不断体验,感悟名师教学思路、方法带来的收获。


观名师课堂 观名师课堂有感
时间: 2024年4月29日上午
内容 :《剃头大师》
姓名:孙洪
这位老师课前一定把这篇课文反复研读了多遍,备课事无巨细,不仅关注到了有趣生动的文本的语言价值,还关注到了理解难懂的词句这一语文要素
多种方法理解难懂的句子。学生在三年级上册第二单元学习过“运用多种方法理解难懂的词语”,为本单元的学习提供了一个良好的基础。本单元难懂的句子,有的是句子本身的意思难以理解,如《肥皂泡》一课,“她说阴雨时节天气潮湿,肥皂泡不容易破裂。”这需要学生联系生活实际,查阅资料来理解为什么阴雨时节肥皂泡不容易破裂。主要引导学生学习运用联系上下文、联系生活等方法来理解难懂的句子,较之前只是理解难懂的词语做了进一步提升。
童趣不是分析出来的,而是读出来的。本单元的人文主题是“多彩的童年”,4篇课文从不同角度展现了多姿多彩的儿童生活,展现童年生活的纯真和美好。在备课时,随着对文本的深入解读,语言文字本身的魅力往往更能打动我们,让我们无法忽视语言里蕴含的文学价值。教学时我们便很想引领着孩子们在这样的语言文字里畅游一番。
教学内容的整合。语文要素的落实和人文主题的体会是毫不冲突的。工具性和人文性的统一是语文这门学科的基本特点。要做到对语言文字的准确理解是不能脱离具体的语境的,同样要正确地掌握其内容,也不能脱离它所表达的思想感情。读中有悟,读中有思。

观名师课堂 观名师课堂有感
时间: 2024年5月6日
内容 :《肥皂泡》
姓名:肖美丽
互动式的课堂方式,能够更好地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和动力,使学生更加积极地参与到课堂中来,不仅让他们学到了本课中所涉及的知识点,而且还提高了他们的批判性思维和问题解决能力。
课程以肥皂泡为主题,这是学生们喜闻乐见的话题,引起了他们极大的兴趣,能够让他们更好地理解所学知识,掌握课程要点。
其次,老师采用了探究式学习方法,让学生自主解决问题,提高他们的自主学习和批判性思维能力,不仅有助于学生将所学知识用于实践,还能够培他们的科学研究能力。
此外,老师在授课过程中还注重了反思和讨论,让学生借助他人的观点和想法,更好地理解课文内容。

观名师课堂 观名师课堂有感
时间: 2024年5月6日
内容 :《肥皂泡》
姓名:王萍
兴趣是最好的老师,这节课教师让学生选择自己最感兴趣的地方进行阅读感悟,充分发挥学生的主动性,培养了学生的自读能力。教学中教师能指导学生抓住重点词语理解句子意思,体会文中用词的准确、贴切。整个课堂教学教师采取了以读为本的方法,让学生能够深刻体会作者情感和态度。借助读加深词句理解;借助读升华情感;借助读体会意境。通过让学生读进入梦幻般的泡泡世界,也把听者带到意境中去。通过想象促进学生的理解和感悟,提高学生运用语言的能力。引导学生开展丰富的想像,让学生更加深刻地领会作者的心情。配乐朗读的方法能使学生在读中受到美的熏陶,产生美感。课堂教学的最后环节通过小练笔使生活体验与情感体验互相交融,更好掌握文章表达方法的学习与运用,切实提高学生读写结合。

观名师课堂 观名师课堂有感
时间: 2024年5月6日
内容 :《肥皂泡》
姓名:颜红
一、整个课堂教学,老师采取了以读为本的方法,让学生能够深刻体会作者情感和态度。借助读加深词句理解;借助读升华情感;借助读体会意境。通过让学生读进入梦幻般的泡泡世界,也把听者带到意境中去。通过想象促进学生的理解和感悟,提高学生运用语言的能力。引导学生开展丰富的想象,学生更加深刻地领会作者的心情。
二、重点清晰,节奏得当。老师引导学生用抓关键词以及各种方法来理解课文,整堂课给人一种庖丁解牛的畅快感。学生的朗读与教师的引导相得益彰,在“轻淸透明”“玲珑娇软”等词语的理解上,让学生边读边想象画面,重难点突出。

观名师课堂 观名师课堂有感
时间: 2024年4月29日上午
内容 :《肥皂泡》
姓名:杨艳艳
本单元的人文主题是“多彩的童年”,4篇课文从不同角度展现了多姿多彩的儿童生活,展现童年生活的纯真和美好。《肥皂泡》一课展现了多姿多彩的儿童生活,展现童年生活的纯真和美好。
1.老师课前充分备课,不仅关注到了有趣生动的文本的语言价值,还关注到了理解难懂的词句这一语文要素,多种方法理解难懂的句子。如:联系生活等方法来理解难懂的句子“阴雨时节天气潮湿,肥皂泡不容易破裂”为什么?理解这一句这需要学生联系生活实际,查阅资料来理解为什么阴雨时节肥皂泡不容易破裂。
2.读中有悟,读中有思。教学时老师引领着孩子们在这样的语言文字里畅游一番。随着对文本的深入解读,语言文字本身的魅力打动我们,让我们无法忽视语言里蕴含的文学价值。
3.教学中教师做到了对语言文字的准确理解,结合具体的语境,感受它所表达的思想感情。

观名师课堂 观名师课堂有感
时间: 2024年5月6日下午
内容 :《肥皂泡》
姓名:张红艳
本单元语文要素为“运用多种方法理解难懂的词语和句子”。课文里有些词语、句子学生说读起来比较陌生,难懂,不好读。教学时,老师从词语入手,从“玲珑娇软、圆满、轻清透明、光影零乱”等描写肥皂泡的词语,通过有情有趣的读,充满想象的读,从而不断引导学生体会作者的童真童趣;抓住语段有滋有味的读,让学生充分感受语言文字的美,体会作者表达的方法。特别是在“做泡泡”这一环节教学中,老师以课文为例,发挥文本优秀范文的示范价值,先让学生揣测体会作者如何多角度观察肥皂泡,然后让学生分三步抓住关键的动词和连接顺序的词,体会作者是怎么写出做肥皂泡的过程。并在评价时有意识地让学生以多种方式朗读,抓关键词,边读边想,联系生活体验读,将课文中最难的长句子读通读顺,这个板块的教学,蒋老师既加强了读书指导,又指向了语感形成,提高了学生读写结合的运用能力。
总之,这节课,老师语言文字训练既扎实有效,又分层递进,充分发挥了学生学习的积极性,体现出了学生学习的有效性,更发挥了文本的示范价值,可谓是精彩而不失巧妙的一节示范课。。

观名师课堂 听名师课堂有感
时间: 2024年5月09日下午
内容 :《肥皂泡》
姓名: 王霞
《肥皂泡》我国著名作家冰心的作品,文笔清新自然,情感真挚朴实,词语优美动人,引人无限联想。文章写的是冰心童年时代吹肥皂泡的经历,同时还通过肥皂泡寄托了作者对美好生活的向往。聆听了本节课感受颇深,下面谈一下自己的几点感受:
1、教学环节设计巧妙,教学流程安排合理。
教师的教学流程非常清晰,环节安排合理,衔接自然,重难点把握得当层次分明,过度自然,课前准备充分,能够较好地把握课堂气氛,教学过程层次分明,充分调动学生的学习兴趣,教学环节比较流畅,每个环节过度的也很自然,把知识点清晰的呈现在学生们的面前,学生能在愉悦的环境中有所收获。
2、多种方式进行阅读感悟,理解难懂的句子。
教学中教师能巧用各种助学支架指导学生抓住重点词语理解
句子意思,体会文中用词的准确、贴切,有字到词,有词到句,螺旋渐渐,帮助学生理解难懂的句子,从而落实教学目标。课中安排的模拟吹肥皂泡活动,既让学生对吹的动作有了更深的体会,又为理解下文描写肥皂泡的美丽作了铺垫,让学生把语言文字和感性体验结合起来,减缓了理解的坡度,以更好地体会作者文笔的细腻与精美。
3、这堂课是否有效地达成教学目标。
这节课与以往语文课相比较,有一个很大的突破,就是体现了导学思想。注重学生的“学”和教师的“导”。为什么说这节课体现了导学思想呢?因为这节课设计了课前自学内容,引导学生读文,认识生词,为课堂教学做了充分的准备,体现了预习(其实预习就是自学的过程)。在教学重点内容时给学生出示填空练习,引导学生学习连接词的使用。为学生搭建了“画、议、读、玩”的学习支架,有效地达成了教学目标。

教师成长是一个锲而不舍的探索过程,需要正确的途径。教师成长是一个负重前行的修炼过程,需要有力的支点。一个人可以走得很快,但一群人可以走得更远,让我们渐行渐悟,努力成为智慧的教师,让学习与思考成为习惯,一起分享幸福的教育生活。走在一起是缘分,一起在走是幸福。一路成长,一路芬芳。 我们一直在路上……
温馨提示: 本文来源于"仪阳中心小学 肥城市仪阳",由"样样知"编辑,以上就是【仪阳街道中心小学|教师发展】名师引领促发展 聚焦课堂共成长——仪小骨干教师发展团队观名师课堂提升活动(二十六)所有内容,如有问题请自行判断,转发或引用请将http://www.yangyangzhi.com/m/xuexiao/378068.html做为出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