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呀!土豆】---芝麻墩街道李公河社区幼儿园二园大班生成课程
发布时间: 2024年05月07日10:23:18
本文有665个文字,预计浏览时间2分钟。
《指南》指出:“幼儿在接触自然、生活和现象中积累有益的直接经验,不断获得丰富的感性经验,并用于新的学习活动,形成受益终生的学习态度和能力。”
课程起源
在观察植物角时,有的小朋友发现土豆竟然发芽了,小朋友们看到了这些发了芽的土豆,引发了一连串的提问,“老师老师,这土豆是用来干嘛呀?"“老师老师,这土豆上面长了什么啊”“老师,它还能吃吗?”孩子们对这些发了芽的土豆特别感兴趣,针对他们的各种疑惑,开启了我们的土豆探索之旅。

寻找土豆
土豆是从哪里来的呢?它能做成什么美食呢?小朋友们积极讨论和交流。

土豆的结构

根系
主要分为主根和侧根。主根负责深入土壤吸取养分和水分,而侧根则主要负责吸收水分和养分。
茎
这部分可以分为地上茎和地下茎。地上茎是土豆植株的主要支撑部分,它负责承载叶片和花朵;地下茎则是土豆植株的主要储存器官,用于储存养分并产生块茎。
叶
叶是土豆植株的光合器官,负责进行光合作用并产生能量和养分。
花
花是土豆的生殖器官,它们分布在地上茎的顶端,并具有吸引传粉媒介的功能。
块茎
是地下茎的肿大部分,负责储存养分和能量。
种土豆
我们围绕土豆的种子及栽培方式和孩子们开展进一步的分享,告诉孩子们土豆本身就是自己的种子,它不仅可以种在土里,在水里它也能够生长。孩子们在老师的辅助下开始体验种植土豆啦!


每天早上,小朋友们都要去植物角去看看土豆,有的看看土豆发芽了没有,然后拿着绘画本画一画。有的拿着容器装满水给土豆浇水,嘴巴里还说“小土豆,快快长大吧!”




土豆创意画
艺术创作深受孩子们的喜爱,孩子们的想象力是无穷的,孩子们的创造力是无限的。经过改造,我们的土豆变得各不相同,但都非常生动有趣。土豆变形记的活动不仅培养了幼儿手眼协调能力,同时也让孩子们掌握了一些简单的美工活动技能,促进了其想象力的发展,让其幼儿在操作过程中发现美、欣赏美、创造美。






教师反思
《纲要》中指出:“教师要善于发现幼儿感兴趣的事物游戏和偶发事件中所隐含的教育价值,把握时机、提供适当的引导。”因此我们决定追随孩子们的兴趣点,一起来奔赴一场与土豆的探秘之旅。
生活即教育,孩子们在讨论、观察、记录和实践的过程中会兴奋于土豆的发芽,忧心于土豆的生病,欣喜于它的每一寸成长。孩子们用自己的眼睛去观察世界,好奇心与探索欲望也在活动过程当中一点点迸发,且不断提高观察能力,也让孩子们了解到植物生长的过程是需要时间的,让我们在等待、期盼中,迎接收获的美好时刻吧!
END
温馨提示: 本文来源于"李公河社区幼儿园",由"样样知"编辑,以上就是【呀!土豆】---芝麻墩街道李公河社区幼儿园二园大班生成课程所有内容,如有问题请自行判断,转发或引用请将http://www.yangyangzhi.com/m/xuexiao/377787.html做为出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