样样知 > 教育 > 学校 > 正文

【卫生保健】温陈街道中心幼儿园预防“百日咳”卫生保健知识宣传

发布时间: 2024年04月17日13:44:05

本文有642个文字,预计浏览时间2分钟。

春季是各种传染病的高发季节,这段时间出现百日咳的发病率明显上升。让我们一起来了解一下百日咳卫生保健小知识。

1什么是百日咳?
 
百日咳是由百日咳鲍特菌感染引起的急性呼吸道传染病,病程较长,未经治疗,咳嗽症状可持续2~3个月,故名“百日咳”,是《中华人民共和国传染病防治法》规定的乙类传染病。

2百日咳是怎么传染的?
 
主要通过呼吸道飞沫传播,也可经密切接触传播。患者、带菌者是主要传染源。潜伏期一般为7~14天,从潜伏期开始至发病后6周均有传染性,尤以潜伏期末到病后卡他期2~3周内传染性最强。

3百日咳有哪些症状?
 
感染百日咳后出现3个阶段:卡他期、痉咳期和恢复期。
 
01卡他期
 
表现为流涕、打喷嚏、流泪、咽痛、阵发性咳嗽等上呼吸道感染症状。多无发热,或初期一过性发热。该期排菌量达高峰,具有极强传染性。持续1~2 周。

02痉咳期
 
表现为阵发性痉挛性咳嗽,伴咳嗽末吸气性吼声,反复多次,直至咳出黏痰,昼轻夜重,睡眠期间痉挛性咳嗽更为突出,影响睡眠。新生儿和6月龄以下婴儿咳嗽后常会引起发绀、呼吸暂停、惊厥、心动过缓或心脏停搏。青少年百日咳患者,常无典型痉咳,表现为阵发性咳嗽和暂时性缓解交替。此期一般持续2~6周,亦可长达2 个月以上。
 
03恢复期
 
痉咳逐渐缓解,咳嗽强度减弱,发作次数减少,鸡鸣样吼声逐渐消失,阵发性痉咳症状可持续数周或数月
 
04百日咳有哪些危害?
 
多见于新生儿和6月龄以下婴儿,以肺炎最常见,亦可并发肺不张、气胸、纵隔气肿、皮下气肿、肺动脉高压、窒息和百日咳脑病等。
 

05如何防控百日咳?
 
1、感染后,建议居家隔离至少到有效抗菌药物治疗后5天;对于未及时给予有效抗菌药物治疗的患者,隔离期为痉咳后21天。
2、保持室内通风,宝宝应减少外出,如需外出应佩戴口罩。照看宝宝的家长都需要佩戴口罩,因为百日咳会经呼吸道飞沫传播,避免家里人被传染。
3、注意劳逸结合,合理作息,适当参加体育锻炼,增强自身抵抗力。尽可能避免引起阵发性咳嗽的因素,如剧烈跑跳、冷空气、油烟、二手烟等。
4、多饮水,给予营养丰富、易于消化的食物。如宝宝在家中出现精神不好、频繁呕吐、呼吸加快、嘴唇乌紫等病情加重的表现,应及时就医。婴幼儿看护者有上述症状时,也应及时诊断并治疗。
5、做好家里的环境消毒,尤其是宝宝触碰的地方、擦了宝宝鼻涕或痰液的纸巾、宝宝长时间待的房间。宝宝和家长都要勤洗手。

温馨提示: 本文来源于"茌平县温陈街道中心幼儿",由"样样知"编辑,以上就是【卫生保健】温陈街道中心幼儿园预防“百日咳”卫生保健知识宣传所有内容,如有问题请自行判断,转发或引用请将http://www.yangyangzhi.com/m/xuexiao/376654.html做为出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