样样知 > 教育 > 正文

儿子移民国外丢下父母不管,10年后父母晒旅游照,发现父母已成富豪

更新时间: 2025-07-16 01:02:52

本文有4224个文字,预计浏览时间11分钟。

创作声明:本文为虚构创作,请勿与现实关联

01

陈远站在公司的落地窗前,悉尼的阳光透过玻璃洒在他挺拔的身躯上。

这座城市已经接纳了他整整十年,从一个满怀梦想的年轻人到如今的部门主管。

他的办公桌上放着一张全家福,那是他临行前和父母拍的最后一张合影。

照片中的陈国富和王美玲笑容勉强,眼中却藏着掩饰不住的不舍。

陈远还记得父亲送他去机场时拍着他的肩膀说:儿子,到了国外好好干,不用惦记家里。

母亲则一直抹着眼泪,反复叮嘱他照顾好自己。

那时的陈远心里只装着对未来的憧憬,对父母的关心只是礼节性地回应。

父母的嘱咐像风一样从他耳边吹过,他的目光早已投向远方。

那年他三十岁,在国内一家中型科技公司工作了五年,尽管能力出众,但总感到前途有限。

每天重复的工作内容让他感到窒息,他渴望更广阔的天地来施展自己的才华。

当时国内的科技公司给不了他想要的未来,他感到自己的才华被埋没在平庸的工作中。

那封来自澳大利亚的offer像一道光,照亮了他早已规划好的人生路径。

薪水是国内的三倍,还有更多晋升空间,这正是他一直期待的机会。

他记得自己拿到offer那天,几乎是跳着回家的,脸上的笑容像个孩子。

爸,妈,我拿到了悉尼HT科技的offer!他兴奋地在饭桌上宣布。

父亲放下碗筷,眼中闪过一丝惊讶和自豪:那是大公司吧?挺好的。

母亲的表情则复杂得多:这么远啊,什么时候走?

三个月后,我已经开始准备签证材料了。陈远的声音里充满期待。

那顿饭很安静,父母没有多说什么,只是默默地给他夹菜。

陈远能感觉到母亲眼中的不舍,但他选择性地忽略了这一点。

后来他才知道,父亲偷偷去查了那家公司的资料,还特意请教了懂英文的邻居。

母亲则开始学习如何使用视频通话软件,为了将来能够随时看到儿子。

陈远感动于父母的支持,却没有意识到这种支持背后的艰难。

父母已年过五十,供他读完大学已经耗尽了积蓄,本来盼着他工作后能多陪陪他们。

他们没有阻拦他的决定,尽管那意味着儿子将远在万里之外。

临行前的那段日子,父母忙前忙后地为他准备行李。

母亲把家里最好的东西都想塞进他的箱子,父亲则一遍遍检查他的证件。

这些年攒的钱,你带着,到那边安顿用。父亲递给他一张银行卡。

不用了,爸,我有工资,公司还管住宿。陈远婉拒道。

带着吧,在外面不容易,有个保障。父亲坚持道。

陈远最终还是接过了那张卡,尽管他知道自己不会用到那笔钱。

后来陈远才知道,那张卡里的钱是父母这些年的全部积蓄,供他读完大学后本想买房的钱。

父母住的那套小房子已经二十多年没有翻新了,墙皮脱落,家具陈旧,但他们舍不得花钱。

每次陈远提到要给家里换新家具,父母总是说:不用,我们这样挺好的,有那钱你留着用。

那天在机场,母亲的眼泪把他的衬衫都打湿了。

一定要照顾好自己,想家了就给我们打电话。母亲拉着他的手不肯松开。

父亲站在一旁,神色平静,只是眼圈有些发红:去吧,好好干。

最后一刻,父亲还是忍不住抱了抱他,那是陈远记忆中父亲为数不多的亲密举动。

儿子,别怕困难,有什么事就告诉我们。父亲拍着他的背说。

就这样,怀揣着梦想和父母的期望,陈远踏上了前往澳大利亚的飞机。

十几个小时的飞行后,陈远踏上了澳大利亚的土地。

一切都是新鲜的,连空气中都弥漫着陌生的味道。

公司安排的公寓虽小但干净整洁,窗外就是悉尼的城市风光。

第一晚,他躺在床上,兴奋得几乎无法入睡,脑海中全是对未来的憧憬。

刚到悉尼的前几个月,陈远还会定期和父母视频通话。

每周日晚上,他都会准时坐在电脑前,等待父母的来电。

屏幕里的父母总是笑容满面,即使画面有时候模糊卡顿。

爸,这边的工作挺忙的,但是环境特别好,你和妈以后一定要来看看。

好好好,等你安顿下来,我和你妈就去看你。父亲的声音透过网络传来,带着明显的自豪。

母亲总是凑到屏幕前,絮絮叨叨地问他吃得好不好,睡得够不够。

有时候他会不耐烦,但还是耐心地回答着,毕竟这是父母唯一能关心他的方式。

那时候的视频通话总是持续很久,他会详细讲述自己的工作、生活,甚至吃了什么。

父母则会告诉他家乡的变化,邻居家的孩子又考上了什么大学,小区里新开了什么店。

这些琐碎的日常在他看来有些无聊,但他知道这是父母生活的全部。

他们总是记得他喜欢吃的食物,会在视频里炫耀刚做好的他爱吃的菜:看,你最爱吃的红烧肉,可惜你在那边吃不到了。

母亲会特意化妆,穿上好看的衣服,怕儿子看到他们憔悴会担心。

父亲则常常询问他工作上的事情,尽管听不太懂那些专业术语,但仍然认真地点头。

02

时间一天天过去,陈远在公司的工作越来越忙。

项目接踵而至,他常常加班到深夜,回家倒头就睡。

周日的视频通话开始变得不那么准时,有时候他会因为太累而推迟。

今天太忙了,下周再聊吧。他发消息给父母。

没事,你忙你的,注意身体。父亲总是这样回复。

渐渐地,陈远的工作变得越来越忙,通话的频率从每周一次变成了每月一次。

有时候甚至一连几个月都没有联系,只是在节日时发个简短的问候。

他开始融入当地的生活,认识了新的朋友,参加各种活动。

周末不再是等待父母视频的日子,而是和同事朋友一起徒步、露营或者聚会。

澳大利亚的生活节奏和文化与家乡截然不同,他渐渐被这种自由和开放所吸引。

他学会了冲浪,每个周末都会去海边享受阳光和海浪的拥抱。

他开始喜欢这种无拘无束的生活,不需要考虑太多的责任和牵挂。

父母依然会主动联系他,但大多数时候都因为时差或者陈远的加班而未能接通。

每次接到父母的电话,他总是匆匆结束,说自己有会议或者约会。

时间久了,父母的电话也变少了,似乎明白了儿子的忙碌。

公司里的华人同事常常劝他:再忙也要给家里打个电话啊,父母都不容易。

陈远总是点头应是,心里却想:等我有空了再说吧。

但那个有空的时候似乎永远不会到来,总有新的项目、新的应酬、新的理由。

偶尔的良心发现,他会给父母发几张照片,展示自己在澳洲的美好生活。

照片里的他总是笑容满面,站在悉尼歌剧院前,或者在海边冲浪,看起来幸福而满足。

父母会回复一些简单的话语:看起来不错,注意安全。

看到这些回复,他总是感到一丝愧疚,但很快又被忙碌的生活冲淡了。

第三年的春节,陈远因为一个重要项目无法回国,只是发了个红包和一条简短的祝福。

那年公司接了一个大客户,他作为项目主管,责任重大。

春节前夕,他接到父亲的电话:今年回来过年吗?

今年恐怕不行了,这边有个大项目,走不开。陈远一边整理文件一边回答。

哦,那算了,工作要紧。父亲的声音里有掩饰不住的失落。

我给你们发个红包吧,新年快乐。陈远试图弥补。

父亲在电话那头沉默了一会儿,说:没事,工作重要,我们理解。

母亲抢过电话,语气中带着掩饰不住的失落:儿子,注意身体,别太累了。

嗯,我知道,你们也保重。陈远应付着,眼睛还盯着电脑屏幕。

挂掉电话后,陈远感到一丝愧疚,但很快又被工作的压力冲淡了。

晚上和团队一起加班时,他给父母发了个红包和祝福语,算是了结了春节的仪式感。

那个春节,他在办公室里度过,中午和同事简单吃了顿饭就继续工作。

脑海中偶尔会闪过家乡的年夜饭,热闹的鞭炮声,但很快又被项目的最后期限驱散。

春节过后,母亲发来一条消息:儿子,我们和李阿姨家一起过的年,她家儿子从德国回来了,带了很多好吃的。

言外之意很明显,其他人的孩子都回来了,只有他没回来。

陈远假装没看懂这层意思,只是回复了一句:那挺好的,新年快乐。

那个项目最终取得了成功,他得到了上司的赏识,获得了晋升。

事业的成功让他更加投入工作,与家乡的联系也就更加稀少。

有时候他会想起父母,但转念又想:他们应该过得挺好的,退休金足够生活,没什么好担心的。

那年夏天,陈远接到父亲的电话,说他被公司提前退休了。

那天正是周末,他刚打完网球,汗水还未干透。

看到父亲的来电显示,他犹豫了一下才接起:喂,爸。

远啊,爸爸有个事情告诉你,公司最近裁员,我提前退休了。父亲的声音很平静。

陈远愣了一下:这么突然?他们不能这样啊!

没事,反正也干够了,退下来正好可以休息休息。父亲的语气很平静。

那退休金够用吗?陈远有些担心地问。

够用,你别操心了,我和你妈省着点花,没问题的。

尽管父亲这么说,但陈远能感觉到父亲话语中的无奈。

在国企工作了三十多年,突然被裁员,肯定不是父亲想要的退休方式。

通话结束后,陈远心里有些不安,他知道父亲在国企工作了一辈子,突然被裁员肯定不好受。

他想着要不要请假回去看看,但最终还是被工作绊住了。

他给父母的账户里多打了些钱,希望能减轻他们的经济压力。

但他从不过问那笔钱的用途,也不知道父母是否真的需要。

一个月后,母亲也从教了二十多年的小学退休了。

这次是母亲主动打来的视频电话,脸上带着少有的兴奋。

儿子,我也退休了,学校给我办了欢送会,还送了纪念品呢!母亲炫耀地展示着一块刻有她名字的水晶牌。

这么早就退休了?陈远有些惊讶。

我申请的提前退休,和你爸一起在家也有个伴。母亲笑着说。

陈远心里清楚,母亲提前退休很可能是为了照顾父亲的情绪,让他不至于一个人在家郁闷。

那你们天天在家,不会太无聊吗?

我和你爸想开个小餐馆,就做点家乡菜,养养老。母亲在视频里兴奋地说。

陈远皱起了眉头:开餐馆多累啊,你们年纪都不小了,好好在家享清福不行吗?

我们又不是老到走不动了,在家闲着反而不自在。父亲接过话茬。

餐饮业很辛苦的,要长时间站着,还要应付各种客人,你们受得了吗?陈远的语气中带着不赞同。

就是个小店,主要是找点事做,打发时间。父亲解释道。

03

陈远想起他在悉尼看到的餐馆老板,每天工作十几个小时,累得腰酸背痛。

你们懂什么餐饮管理吗?开餐馆不是那么简单的,会赔钱的!陈远的语气变得有些激动。

父亲的表情明显僵了一下:儿子,我们只是想找点事做,又不是要发财。

那也不能瞎折腾啊!你们的退休金不够花吗?陈远完全没注意到父母的表情变化。

够花,我们的事你不用操心,好好工作吧。父亲的语气冷了下来。

陈远还想再说什么,父亲已经起身离开了画面,只留下母亲尴尬地坐在那里。

你爸就是闲不住,你别跟他急。母亲试图缓和气氛。

妈,我是为你们好,开餐馆真的很辛苦,我看过很多失败的例子。陈远放缓语气。

我知道,我知道,你别担心,就是个小店而已。母亲敷衍着。

那次通话不欢而散,之后很长一段时间,父母都没有再主动联系陈远。

陈远也因为自认为是为父母好,而没有主动去联系他们。

心里总觉得父亲太固执,不听劝,应该让他们自己体会到开餐馆的辛苦。

就这样,亲情的纽带在不知不觉中被时间和距离慢慢磨损。

偶尔想起父母时,他会自我安慰:等他们折腾够了,自然会明白我是对的。

每个月,他仍然按时给父母的账户转账,但从不过问他们的近况。

那笔钱在他看来,既是尽孝心,也是一种无声的道歉,弥补他无法在父母身边的愧疚。

时间如水流逝,不知不觉中,陈远已经在悉尼生活了十年。

十年的时光匆匆而过,陈远在悉尼的生活轨迹始终没有太大变化。

工作,回家,偶尔社交,生活被划分成了固定的模式。

他已经从当初的项目经理升为部门主管,手下带着二十多人的团队。

公司的年会上,他总是被表彰为最敬业的员工,从不缺席任何重要会议。

同事们都羡慕他的职业成就,却不知道他私下里的生活有多么单调。

每天早出晚归,偶尔和同事小聚,周末独自在家看看书或者电影。

他的事业很成功,但感情生活却一片空白,身边没有亲近的人。

曾经有过几段短暂的恋情,但都因为他过于投入工作而告终。

最后一任女友离开时说:你的心里没有爱人的位置,只有工作。

陈远不以为然,觉得事业才是男人最重要的追求。

他买了一套海景公寓,装修得简约现代,却总是空无一人。

偶尔站在阳台上,看着远处的海浪,他会有一丝莫名的孤独感。

夜深人静的时候,他常常一个人坐在黑暗中,听着海浪的声音,思考自己的人生。

十年前的选择是否正确?如果留在国内,生活会不会不一样?

这些问题没有答案,他只能继续走下去,在这个陌生又熟悉的城市里打拼。

有时夜深人静,他会想起远在国内的父母,但这种思念很快就会被他们应该过得很好的念头取代。

毕竟,他每个月都会按时给父母的账户里打钱,尽管从来没有收到任何回复。

他猜想父母应该是放弃了开餐馆的念头,过着普通退休老人的生活。

也许是在公园下棋,或者在家看看电视,享受清闲的晚年时光。

至于他们为什么不再联系自己,陈远认为可能是父亲的自尊心作祟,不想承认当初的决定是错误的。

等他们想通了,自然会联系我。他常这样想,却从不主动拨通那个熟悉的号码。

那是一个普通的周末,陈远像往常一样刷着社交媒体打发时间。

最近公司的压力特别大,他难得在家休息,懒散地躺在沙发上。

滑动屏幕的手指突然停了下来,他的目光被一张照片吸引。

一张照片突然跃入他的眼帘,照片中一对看起来六十多岁的夫妇站在雪山下合影。

男人穿着一件看起来价值不菲的大衣,女人则戴着精致的首饰,两人的笑容都无比灿烂。

阳光照在他们的脸上,岁月的痕迹中透着舒适和满足。

陈远的手指停在屏幕上,他认出了照片中的两个人——那是他的父母。

这不可能!陈远下意识地喊出声,他放大照片,确认那确实是自己多年未见的父母。

父亲的眼角多了几道皱纹,但精神状态比十年前更好;母亲的头发已经花白,却显得优雅端庄。

他们站在一片雪白的背景前,穿着明显是高档品牌的冬装,看起来完全不像是一对普通的退休老人。

照片的位置显示是在瑞士的阿尔卑斯山脚下,背景是一家豪华度假酒店。

陈远揉揉眼睛,以为自己看错了,但那确实是他的父母,而且背景绝对是他熟悉的阿尔卑斯山景色。

他曾经在旅游杂志上无数次看到这样的景色,一直梦想着有一天能亲自去看看。

没想到父母竟然比他先实现了这个梦想,而且看起来是以一种相当奢华的方式。

陈远立刻点进了发布这张照片的账号,发现这是一个旅游博主的主页。

博主的介绍里写着专注高端旅行体验分享,粉丝数量高达百万级别。

这位博主的动态写道:今天有幸遇到亚洲餐饮界的传奇夫妇,他们的故事简直不可思议!

陈远愣住了,亚洲餐饮界的传奇夫妇?他不敢相信这是在形容自己的父母。

他快速浏览博主的其他照片,发现还有更多关于父母的内容。

04

下面还有更多照片,他的父母出现在法国巴黎、意大利威尼斯、希腊圣托里尼等地的风景名胜前。

埃菲尔铁塔下,他们举杯畅饮香槟;威尼斯的贡多拉上,他们依偎在一起欣赏两岸风景;圣托里尼的蓝顶教堂前,他们在夕阳下拍下浪漫的剪影。

每一张照片中,他们都穿着不同的高档服饰,看起来精神矍铄,完全不像是一对普通的退休老人。

那些地方都是陈远梦寐以求想去的,而父母却已经走遍了这些地方,而且是以一种他都无法企及的方式。

有几张照片中,父母身边还站着一群西装革履的商务人士,看起来像是在进行某种商业活动。

他们站在豪华酒店的会议厅里,父亲正在发表演讲,母亲则站在一旁微笑着。

照片的说明写着:陈氏夫妇在米兰美食论坛上分享创业经验,全场爆满!

创业经验?陈远完全不明白这是怎么回事,父母什么时候成了创业者?

陈远的心跳加速,他开始仔细查看每一张照片的细节。

放大看父母的装扮,他注意到父亲手腕上戴着的是百达翡丽,母亲则背着爱马仕的包。

这些都是顶级奢侈品,价值不菲,是他父母以前想都不敢想的东西。

他们入住的酒店清一色是五星级,使用的相机是最新款的徕卡。

一张照片中,父母站在一艘私人游艇上,笑容灿烂,身边是一群明显是富豪的人。

这一切都让陈远感到无比陌生,他甚至怀疑这是不是自己的父母,还是只是长得相似的人。

但那熟悉的面容,即使经过岁月的雕琢,也无法让他认错。

陈远突然注意到父亲身后的一个标志,那是一个红色的圆形图案,中间是一个古朴的碗的轮廓。

这个标志在几张不同的照片中都出现过,似乎是某种品牌或公司的logo。

他将照片放大再放大,直到那个标志占满了整个屏幕。

那一刻,陈远感觉自己的心脏停止了跳动,双眼瞪得浑圆!

温馨提示: 本文来源于"本站原创",由"本站原创"编辑,以上就是儿子移民国外丢下父母不管,10年后父母晒旅游照,发现父母已成富豪所有内容,如有问题请自行判断,转发或引用请将http://www.yangyangzhi.com/m/jiaoyu/397834.html做为出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