样样知 > 教育 > 正文

10万印度留学生窃取中国机密,助力高科技发展?这或是场认知灾难

更新时间: 2025-07-16 22:58:33

本文有1159个文字,预计浏览时间3分钟。

10万印度留学生窃取中国的核心机密?7月3日的一篇文章再次把印度留学生的问题推到了风口浪尖上。

文章里写的真情实感,把印度留学生在学校的所作所为都写的一清二楚,天天无所事事还拿高额奖学金,甚至还说他们能随意的进出军工实验室,这不禁让网友们看的头昏脑涨,不知真假。

这10万印度留学生真的窃取了中国机密吗?难道是有人恶意造谣的?

本文陈述所有内容皆有可靠信息来源赘述在文章结尾

留学生变特工?

一个可怕的消息正在网上疯传,10万印度留学生潜伏中国,就是为了系统性盗取军工核心技术,这听起来像是足以撼动国本的弥天大案,关键网友们还描述的绘声绘色,有鼻子有眼的,故事说的比谍战片还要夸张。

文章里还强调,那些顶着留学生光环的“印度特工”住着单人空调房,领着10万人民币的巨额奖学金,吃的还是教职工专供的小灶,甚至有人在军工实验室里,堂而皇之地用手机偷拍核心参数,还有人把国之重器的潜艇研发基地,当成网红景点一样打卡留念。

更离谱的细节是,他们把潜艇的数据密密麻麻地记在小书签上,甚至有人靠着网购的几个零件就成功逆向破解了我国核潜艇的消音瓦算法,文章里的每一个字,都在挑动着网友们最敏感的神经,给大家一种“家底被掏空”的巨大恐慌。

那么文章里的这个“10万大军”真的存在吗?教育部的记录里写的清清楚楚,2021年在华印度留学生总数刚过1万,到了2022年,即便经历了疫情后的反弹,人数也才2万出头,就算人数上每年有10%年增长率,这个数字在今天撑死也就3到4万人,哪里来的10万人?

更关键的这几万名学生究竟在学什么?答案可能会让“情报”的编造者感到尴尬,绝大多印度留学生都在攻读临床医学,他们来中国学医的逻辑简单而纯粹,因为中国的学费比欧美便宜,在这里的学历在回国后还能被承认,是一条性价比极高的个人发展路径。

他们的主攻方向可不是所谓的核心军事机密,而是医学生的内容,如果他们真的是间谍,那他们所采用的“作案手法”可行吗?必然是不可行的,哪有间谍这么不专业的。

真假间谍?

咱们国家的现代军工科技,尤其是潜艇隐身、降噪这类尖端领域,是一个庞大而复杂的系统工程,它绝不是几张照片和几个参数就能拼凑出来的,这就好比让一个刚学会拧螺丝的汽修学徒,听了一耳朵引擎的轰鸣声,就扬言自己能造出一台赛车,这不是在做梦呢!

况且国家核心项目的实验室的进入门槛,是超乎我们的想象的,别说本科生了,就连本校的研究生想踏进核心项目实验室半步,那都是不可能的,实验室的所有参与者都必须经过极其严苛的政治审查和背景调查。

指望一个连中文都说不利索的医学本科生,能自由出入戒备森严的军工禁区,还能看懂那些天书般的图纸和数据,这已经不是异想天开,而是对科研和保密工作的公然侮辱,那这荒唐的谣言背后究竟是谁在作妖?其实可以看出来是AI编造出来的。

如果看多了用AI生成的文章,其实就对AI有一种敏感度了,说白了,用AI生成的文章感觉不像在说人话。

认知灾难?

仔细分析这些造谣的文章,就能清晰看到它的细节是胡乱拼接的,而且会把“高额奖学金”、“留学生待遇”、“咖喱味”、“游戏音效”这些自带流量的标签,生硬地粘合在一起,让网友们读起来一股子“科技味”。

而且AI所用到的数据和案例,永远没有明确的信息来源,时间线也是很混乱的,像文章里提到的“李教授带了6名印度研究生,3个签了军工企业”的故事,你永远不知道这个李教授到底是谁。

这种文章写出来才不管整体读着是否通顺,事情讲的是否合理,而是主要想煽动网友们的情绪,它是一个没有感情的流量收割机,想要通过流量来换取网友们的点击和转发,以此来分一杯互联网的羹。

10万印度留学生的窃密案,最后或许被认为是由AI编造的一个彻头彻尾的虚假信息,它是一场名副其实的“认知灾难”,它利用了老百姓们朴素的爱国情感和对国家安全的关心,但却用谎言将人们引向了错误的方向。

现在在网上搜索信息和看文章,都能看到一大堆不是官媒的账号冒出来,大部分作者也是根据真实的事情来写文章的,可仍有少部分的作者,蓄意编造谣言,就是为了给自己博流量,网友们看多了这种闹剧,再看到这种文章时就会变得麻木。

小编也在这里提醒大家,网络上各种假消息现在满天飞,看过文章之后一定要学会辨别真假,这些错误的信息流很容易把网友们引向错误的认知,从而形成一场认知灾难,关于这件事,你怎么看?


温馨提示: 本文来源于"本站原创",由"本站原创"编辑,以上就是10万印度留学生窃取中国机密,助力高科技发展?这或是场认知灾难所有内容,如有问题请自行判断,转发或引用请将http://www.yangyangzhi.com/m/jiaoyu/397823.html做为出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