样样知 > 教育 > 正文

教育局通报:网红伪造名校“清北班”名额,家长百万学费全泡汤?

发布时间: 2025-07-10 04:10:34

本文有1038个文字,预计浏览时间3分钟。

蓉城的暑气里,一场千人在线的直播点燃了无数家长的神经。镜头前的“孙老师”,这位自诩深谙教育门道的网红,抛出了一个令人血脉贲张的“独家福利”:只要报上他的大名,孩子就能直通北二外成都附中的“清北班”、“强基班”这类顶级班级。荧光棒在弹幕区炸开,“老师面子真大”的赞叹此起彼伏,仿佛无形的指挥棒,引导着焦虑的父母们点开付费链接,为这份通往名校捷径的“会员专属特权”买单。那一刻,“清北班”这三个字,不再是梦想的彼岸,仿佛被明码标价,成了直播间里触手可及的商品。

然而,这精心编织的幻梦,碎得比想象中更快。当疑窦丛生的网友将这把火引向问政四川平台,7月8日,武侯区教育局的回应如同一盆冰水,浇醒了所有被蛊惑的心:北二外成都附中斩钉截铁地否认,从未与这位“孙老师”或任何关联方就入学、分班有过丝毫承诺。所谓“报我名进好班”,从头到尾就是一场彻头彻尾的虚假宣传,是赤裸裸的不实言论。阳光招生的原则不容玷污,为了捍卫校园的纯净秩序,学校愤然向簇锦派出所报案,公安机关的介入,宣告了这场精心策划的闹剧走向了法律的审判台。(源自四川日报等媒体)

这绝非孤例。在当下这个教育焦虑被无限放大的时代,“孙老师”们精准地嗅到了缝隙里的血腥味。一份份调查报告冰冷地显示,近七成的家长深陷教育焦虑的泥潭,学区房的天价、择校的绞尽脑汁、升学的千军万马过独木桥,每一道坎都足以压弯脊梁。而优质高中的“清北班”、“强基计划”这些象征着顶尖教育资源的金字招牌,天然带着致命的诱惑力。

名校的“强基计划”强调着85%高考成绩+15%校考的硬核标准,有的强调着竞赛金银牌也需全国排序的残酷竞争时,这样的优质高中,其清北班招生当然是优中选优,比拼学生的硬实力,但骗子们却轻巧地画出了一条“内部捷径”,利用信息差编织特权幻觉。他们深知,对于望子成龙心切的父母,“内部通道”、“专属福利”这样的字眼,足以击溃理智的堤防,心甘情愿地奉上钱包。评论里一句“暗箱操作?”,道出的正是骗子赖以生存的土壤——公众对教育公平本能的疑虑与担忧。

这场骗局更深层的毒害,在于它像硫酸一样腐蚀着社会信任的基石。“老师”,这个本应代表传道授业解惑、承载着社会最高敬意的称谓,被某些网红肆意挪用、滥用,成了招摇撞骗的幌子。评论区里“就这智商就是侮辱‘老师’这个词”的愤慨,以及在校学生“啊?我们学校出事了?”的错愕与担忧,无不揭示着信任流失的裂痕。当教育的神圣殿堂被涂抹上金钱交易的污迹,当本应阳光透明的招生被描绘成可以“操作”的暗箱,伤害的远不止是受骗家长的钱财,更是整个教育生态的公信力,是孩子们眼中对知识殿堂的敬畏。

直播间里喧嚣的“面子”,终究敌不过现实中法律冰冷的“铐子”。公安机关的介入,清晰地划出了底线:虚构“入学关系”并以此牟利,已涉嫌诈骗犯罪,金额达到标准即可追究刑事责任。这不是简单的虚假宣传,而是对法律红线的公然践踏。

这也暴露了网络教育生态的监管短板。从伪造学生采访牟利,到抄袭未成年人内容卖课,再到此次的虚构入学特权,某些“教育博主”的乱象亟待更严厉的整肃。平台的责任,监管的利剑,必须更快、更准地落下,斩断这些伸向教育净土的贪婪之手。

北二外成都附中的报案,是一次勇敢的自我正名,更是对“孙老师”们最响亮的耳光。它昭告天下:清北梦,无价!它无法被任何网红的名号“加持”,更不该被明码标价。通往顶尖学府的路,唯有汗水浇灌、实力铺就。教育公平,是容不得半点沙子的底线。

当报案的回执在打印机里缓缓吐出,我们更应警醒:在驱散“孙老师”们制造的迷雾之后,如何持续加固阳光招生的堤坝,如何修复被损伤的信任,如何引导家长在焦虑中保持清醒的判断力——这,是比抓住一个骗子更深远、更艰难的课题。毕竟,守护每一个孩子的梦想不被标价贩卖,守护教育这片净土不被污染,是我们共同的责任。蓉城的夏天依旧闷热,但阳光,终将刺破所有阴霾。

(图源网络,侵联删)

温馨提示: 本文来源于"本站原创",由"本站原创"编辑,以上就是教育局通报:网红伪造名校“清北班”名额,家长百万学费全泡汤?所有内容,如有问题请自行判断,转发或引用请将http://www.yangyangzhi.com/m/jiaoyu/393936.html做为出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