样样知 > 教育 > 正文

大家有没有发现,现在的留学生真没以前吃香了。

发布时间: 2025年07月01日11:08:47

本文有1012个文字,预计浏览时间3分钟。

大家有没有发现,现在的留学生真没以前吃香了。广东、北京、山东等地公务员选调,明确拒绝海归;私企也不再偏爱留学背景,董明珠甚至放出狠话,绝不用海归,因为他们中有间谍。这话一出,那些花几百万送孩子出国的家长都炸了,纷纷说董明珠一棒子打死一群人,留学生们冤枉。

这些年被挖出来的很多间谍确实有留学背景,超半数在国外就被策反,而且策反方式超乎大家想象,不单纯是送美女、送钱那一套了。去年秋天开学季,国家有关部门专门针对留学生发了一封信,苦口婆心劝他们在公众场合一定要看好包包。为啥呢?因为有些留学生出入境时,包里莫名其妙就多出违禁品,然后就被拦下来,后续剧情大家应该懂的。

还有中介机构在学生申请留学时,暗示他们在材料里加点反华内容,这样更容易获得国外好感。一旦写了,就留下了把柄,一步步滑入深渊。另外有一种,是以文化交流名义给人洗脑,说你身为知识分子,是民族的精英,是不是应该打破传统的国家观念,多为人类文明、民族未来、百姓自由做点什么。

今年4月的郝某案就更典型了。这人回国后应聘进中央某部,把敏感项目的内部人员情况透露给了国外。他是怎么被策反的呢?原来是去国外学术交流时,遇到了所谓的朋友,对方帮他介绍工作和兼职,解决生活困难。等郝某回国前,对方才亮明间谍身份。这招其实特别损,人很难拒绝朋友介绍的赚钱机会,而且看上去还是合法的。可一旦事后发现钱有问题,很多人又不敢主动举报坦白,在维护友谊和将错就错的心态驱使下,就走上了叛国的道路。

总之,国外策反留学生的手段越来越隐蔽,国内单位谨慎一点,没什么错,包括董明珠那些言论也是事出有因。据知情人士透露,格力历史上就多次发生海归窃取空调技术机密的事件,现在的间谍可不止搞军事,政治商业间谍才是大头。中国国有资本损失最惨重的一次,就是一个澳洲海归,把国内钢企采购铁矿石的底价透露给了澳大利亚的力拓集团,直接经济损失高达7000亿。

当然,留学生渐渐失去光环,归根结底的原因还不是间谍,而是我们国家的实力变强了。2024年,美国出过一个关于中国威胁的报告,其中提到,在全球时代核心制造领域里,中国已经有4项实现了对西方的彻底超越,分别是高铁、造船、电动车和发电,还有5项已接近顶尖技术,即航空航天、新材料、机器人、生物科技和机床,唯一还相对薄弱的是农业机械。不用自吹自擂,外国人的恐惧已经证明了我们的崛起。

既然咱们在很多领域都做到了前列,国内高校毕业生造出来的东西已经完全不输海归,那还有啥必要在招聘时偏向留学生呢?

比如,DeepSeek的核心研发团队不就是清华的吗?真要做人工智能的应用,去国外学,不一定比国内强。更何况在人文社科领域,中西环境完全不同,国外那套拿到国内根本不适用,很多留学生都是空有履历的花架子。

比如读传播学、新闻学的,哪怕在哈佛、哥伦比亚这些顶尖高校读到博士,一身精英范儿,但对真实传播逻辑和规律的理解,甚至不如国内一个有10万粉的抖音博主,甚至连写个稿子、剪个视频都搞不定。企业要这样的人有何用呢?他们哪怕回来当个记者,对社会和人性的理解都远不如从基层摸爬滚打起来的人。

我们强的领域不需要引进海归,别人强的领域又要卡我们脖子,不愿意为我们培养人才,这就是留学生的尴尬之处。更何况,现在留学生本身的含金量也没以前那么高了。以前是学习好、能力强的人出去,国家花钱把他们送上飞机,盼望着他们学成归来。

现在无论成绩好坏,只要有钱有资源,都能混个海外文凭,而且这变成了国外挣中国钱的生意。英国一年制硕士,中国学生比例高达37%,甚至上课讲的都是中文。有些海外博士根本就是在国内在线读的,国内企业也不傻,他们为什么要拿着自己辛苦挣来的真金白银,去招一个接不了地气、学术水平不一定过关还薪资要求更高的人呢?

温馨提示: 本文来源于"本站原创",由"本站原创"编辑,以上就是大家有没有发现,现在的留学生真没以前吃香了。所有内容,如有问题请自行判断,转发或引用请将http://www.yangyangzhi.com/m/jiaoyu/389559.html做为出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