样样知 > 教育 > 正文

中国留学生打“飞的”去澳洲上学,下课就回国,每月往返4次!

发布时间: 2025年06月26日13:29:19

本文有948个文字,预计浏览时间3分钟。

“我去澳洲上课去了,后天回来,稍等。”

这可不是玩笑,而是一位中国留学生的真实日常。为了每周仅需一节的课,他竟选择跨越半个地球“通勤”,月飞12万公里!

据媒体报道,XuGuangli的这段经历曝光后,迅速在社交媒体走红,引发了不少人的关注。

为了能在墨尔本上课,他每周二都会经历一场从山东德州到墨尔本的极限往返。

早上7点从德州出发,经过汽车、高铁、飞机的多次换乘,历经近30个小时的旅程,才能在墨尔本的校园里出现。

根据博主分享的时间线,他的每次往返流程如下:

早上8:20从山东家中出发,搭乘高铁前往北京首都机场;

15:00从北京飞往成都,再转机直达墨尔本;

第二天墨尔本时间17:45抵达学校,完成晚间课程后,21:30即赶往机场;

而课后,他又会立即踏上归途,再次经历一场漫长的旅行,于周三晚上回到德州。

这样的生活,他坚持了整整三个月,往返了12次左右。

据报道,往返一次需要三天时间,在墨尔本的那一天晚上,他会睡在朋友家的沙发上。

在澳洲学习了八年后,他当时正在完成他的艺术管理硕士学位,而女友已完成学业并搬回中国。

他解释道,这种“走读”安排也是基于学业、事业和个人生活的综合考虑。

首先,这是他研究生阶段的最后一个学期,每周只有一节课。

同时,他也想多陪陪家人,弥补这8年留学期间的缺憾,并且他也希望能与女友多相处一些时间。

除此之外,Xu还表示,他希望为毕业后在中国的职业发展做准备。

也有人表示,每周这样万里奔波不仅费时费力,也费钱。

对此他解释,其实算下来,“国际走读”的花费只比在墨尔本稍微多一点,差距并不大。

每次往返的花费约为6700元(1450澳元),其中包括4700元(1015澳元)的往返机票、出租车费和餐费。

每月往返4次,总成本为24000元。

而若在墨尔本长期租房生活,每月开支也约20000元,两者相差不大,然而旅途之中的收获却无法用金钱衡量。

他表示,自己乘坐不同的航空公司,并通过中途停留去过中国多个城市,甚至包括越南。

他在这段时间里见识了不同的城市和文化,接触到了各种各样的人。

这些经历不仅丰富了他的见识和为人处事的能力,还让他更加珍惜现在的生活。

而如今,他在RMIT的全部课程已经完成,这种“国际走读”的生活也已经结束。

其实在这位博主大火之前,就已经有不少留学生,分享自己国际走读的故事。
这些留学生的走读距离,相比“墨尔本-德州”,要更近一些。
例如不少韩国留学生,会经常往返中国韩国。
博主@小霍同学的社交媒体平台上,有个标签是“中韩国际走读生”,目前在韩国读博士的他,也常常48小时极限往返中韩。

中韩留学的跨国走读学生,不在少数。

有人“周六早上9点到韩国之后就马上去上课,周一上完课晚上就飞回国”。

在韩国留学的重庆学生,“周末一没事就从韩国回重庆,变成走读了”。

特别是对于山东的韩国留学生,往返成本并不是很高。

当然,有些留学生选择国际走读,也不是为了省钱。
像是往返中韩留学的博主@小霍同学,在视频中展示了自己在韩国的车房。

也有学生会选择在中国-日本之间走读,每周往返上学,有人分享自己东京-上海往返上学的经历。

这种上学方式虽然小众,但是并不太烧钱,有人算了个经济账。
如果每个月往返5趟,可能比在东京租房生活还便宜。

过去的留学,是“出国”+“定居”+“沉浸式学习”;而今天,有了更多可能性:居住地可以灵活选择、学业方式可以多样融合、人生规划不再只有“走出去”一条路。

如果说“国际走读”是未来教育的预演,那他们正是这个剧场里最先锋的演员。他们或许累,也或许疯,但更可能是,在不确定的时代中,最清醒的那一批人。

温馨提示: 本文来源于"本站原创",由"本站原创"编辑,以上就是中国留学生打“飞的”去澳洲上学,下课就回国,每月往返4次!所有内容,如有问题请自行判断,转发或引用请将http://www.yangyangzhi.com/m/jiaoyu/386328.html做为出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