样样知 > 资讯 > 社区 > 正文

灯塔街道:党建引领强底色 打造“五治融合”基层治理格局

发布时间: 2024年05月28日11:42:06

本文有901个文字,预计浏览时间3分钟。

灯塔街道矮屯社区是全市最大的易地扶贫搬迁安置点之一,主要安置来自印江、松桃、沿河及碧江区内搬迁群众2564户11588人。近年来,灯塔街道坚持党建引领,以推进社区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为目标,组建由网格员、社区干部、“两代表一委员”、志愿者、治安积极分子等力量组成的网格化服务管理团队,全面推动“五治”融合,不断激发基层治理活力,着力构建共建共治共享的基层治理新格局。
 

 
政治引领,挥好基层治理‘指挥棒’
 
 
坚持以党建引领“四安家园”为抓手,按照“资源整合、共建共用、各记其功”的原则,建立“1+3+X”易地扶贫搬迁安置点联动机制,构建“区域统筹、条块协同、上下联动、共建共享”工作格局。同时积极探索“党建+”治理模式,坚持人在哪里、党员在哪里、基层党的建设就推进到哪里,织密基层党组织网络,增强基层治理向心力。统筹规划、统筹安排、统筹建设市区组织、宣传、政法、移民、住建、人社、群团等部门资源,区直部门和街道20余名干部下沉社区,实现资源和力量有效整合。
 

 
自治强基,激活基层治理‘内生力’
 
 
聚焦增强基层群众自治能力,提升群众自我管理自我服务意识。打造群防群治队伍,让居民成为社会治安的巡防员、矛盾纠纷的调解员、环境卫生的监督员,把“陌邻”变成“睦邻”。将居民自治与网格化服务管理深度融合,成立信息采集志愿服务队、矛盾纠纷排查志愿服务队、邻里互助关爱志愿服务队、社会治安巡逻志愿服务队及楼栋长五支队伍,负责政策宣传、纠纷调解、治安巡逻等工作,以优秀年轻党员为代表,分片负责,构建“街道+社区+四员一长”的服务体系,组织开展法治宣讲30余场次、走访老人280户、开展代办服务100余件,结合重要时间节点开展各类志愿服务活动80余场次,服务群众1.2万余人次,为群众办实事好事183件。
 

 
法治保障,筑牢基层治理‘压舱石’
 
 
持续推行“综治+警务+司法+”的3+N大综治工作体系,将人民调解员、警务室、居委会、工会、妇联、网格包保力量等纳入统一管理,形成社区治理新机制,将自治组织的触角延伸到每一栋楼。同时探索形成“法治副校长+法治班主任”模式,深入学校、班级开展法治教育、法律咨询等活动,全面提升法治宣传力度,教育学生知法懂法,切实增强自身防护意识,避免发生安全问题。
 

 
德治教化,绘就基层治理‘同心圆’
 
 
街道在社区打造“新市民·追梦桥”服务中心,组织大型舞会、文艺比赛等30场次;“一老一小”日间照料中心,服务老人、小孩等400人次,解决了老人小孩无人照看的问题;“四点半”课堂,服务社区学生1000余人次,解决了学生回家无人辅导的问题;建立乡愁馆、好人广场、感恩文化长廊,培育良好家风、文明乡风;评选“身边好人”“道德模范”,促使群众学有榜样、行有示范。
 
智治支撑,奏出基层治理‘最强音’
 
 
推行“10分钟便民服务圈、10小时限时办结制、10公里就业辐射面”工作机制,着力提升社区教育、医疗、就业技能培训等公共服务水平,为搬迁群众提供全方面服务。推行“最多跑一次”“马上办、一次办、网上办”等改革,上线“数智灯塔”APP赋能社区治理,得到群众的好评。同时不断完善社会治安防控体系,在主次干道、背街小巷等区域安装天网工程、雪亮工程、高位监控共219个、安装平安守望监控612个,将“警”“民”巡防相结合,实行治安巡逻无缝对接,落实好居民自防和楼栋联防,形成自防、联防、巡防三级防护网,社区发案率逐年下降,人民群众的安全感和满意度显著提升。(田莉)
一审:侯玉林  郑   荐  
二审:覃信林  樊韶清
三审:陈   伟  田   赛

温馨提示: 本文来源于"微碧江",由"样样知"编辑,以上就是灯塔街道:党建引领强底色 打造“五治融合”基层治理格局所有内容,如有问题请自行判断,转发或引用请将http://www.yangyangzhi.com/m/chuxing/378831.html做为出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