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沙坪街道社区康园中心、桂林社区康园中心】“非遗进康园,文化共传承”学习活动
更新时间: 2025-08-02 18:16:57
本文有413个文字,预计浏览时间2分钟。
鹤山狮头制作技艺是鹤山非物质文化遗产,也是江门市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为进一步传承传统文化,普及非遗文化,2024年3月28日,鹤山市残疾人联合会联合鹤山市宝爱社工服务中心组织沙坪街道社区康园中心、桂林社区康园中心学员参观鹤山狮头制作技艺活动。
01鹤山狮艺制作工序
活动伊始,师傅介绍鹤山狮艺,鹤山狮艺以狮型猫步见长,配以独创的“七星鼓法”,是一种更具娱乐性、观赏性、表演性的醒狮文化形态。

在现场,师傅细致地讲解鹤山狮头的制作分为扎、扑、画、装四大工序,先用竹篾、纱纸为主料扎出狮胚;再用纱纸、纱绸为原料扑狮,一般里外盖三层纱纸,中间夹以纱绸把狮胚糊起来;然后用油彩上色,勾画花纹;组装时,用可活动的连接装置把下巴、睫毛和耳朵装上,以便这些部位能自由开合。现场学习氛围浓烈,学员们听得津津有味,连连称赞。
非物质文化遗产

非物质文化遗产

02非遗进康园
为了让学员体验和学习更多可知可感可观的文化传承,两个康园中心也进行了非遗手工品训练,沙坪街道社区康园中心进行了掐丝珐琅画手工品训练,掐丝珐琅画是利用氧化铝和天然彩砂在木板、塑板或金属板上作画;桂林社区康园中心进行醒狮头纸壳手工艺品训练,是以纸壳为材料,通过剪裁、拼接、上色等工序,制作出具有立体感的醒狮头形象。
非物质文化遗产

非物质文化遗产

通过此次活动,让学员们“零距离”感受非遗文化的独特艺术魅力,更深入地了解了本土的优秀传统文化,培养了学员对本土非遗文化的兴趣,促进了非物质文化遗产优秀文化的传承和发展。
温馨提示: 本文来源于"鹤山市宝爱社工服务中心",由"样样知"编辑,以上就是【沙坪街道社区康园中心、桂林社区康园中心】“非遗进康园,文化共传承”学习活动所有内容,如有问题请自行判断,转发或引用请将http://www.yangyangzhi.com/m/chuxing/375797.html做为出处。